主要活動:參訪霄裡溪
日 期:99年03月23日
時 間:08:40~11:55
地 點:老街溪流域
紀錄形式:紙筆、相機
參 與 者:小鈺、阿宣、阿璇
紀 錄 者:小鈺、阿宣、阿璇
紀錄內容:
第一站:二板橋
1.原預計為廢水排放點(多為生活污水排放)。
2.後計排入美都麗橋。然泉水空有三處,將會繞過泉水空排放。
3.縣政府河川,屬龍南區域排水幹道(龍南區排)。
第二站:平鎮第一號橋
1. 附近多工業區(多為工業廢水排放),於環保局可查詢登記排放之廠商有432家。屬大坑坎區排。
2. 是否有引用老街溪溪水灌溉之疑慮?
→通常農業灌溉用水係採自石門大圳,旱季才會取老街溪水灌溉。而是否能控制附近居民不直接引用老街溪的水,實際上無法控管,僅得自行監督己之排放。
3. 長期以來尚無鹽化之問題。
第三站:北勢橋
1. 與二板橋相同,為民生排放用水。
2. 每兩年進行水質檢測。
第四站:伯公潭橋
1. 為工業用水排放。
2. 於此匯流,為老街溪之主流域,係老街溪於中壢市之入口。
3. 能見之汙染較為嚴重。
第五站:老街溪橋
1. 為中壢市之老街溪橋,係老街溪於中壢市之出口;溪水流入之另一老街溪橋位於平鎮。
2. 先前曾發生淹水事件,起因係附近居民為取水方便,而阻河道所致。
3. 40%為生活用水汙染。
第六站:青埔橋
1. 能看到游魚。
2. 現因青埔區重劃,更名為領航南橋。
3. 紅褐色溪水,部分帶有泡沫,(看起來像可樂)。
第七站:中正橋
1. 亦有見到魚,但不代表水質OK。
2. 看到有很多魚不停翻身 (可能是接近中午被太陽晒到太熱?)
第八站:許厝港一號橋
1. 為最後一站之監測站。
2. 位於大園工業區,水量大,出現紅褐色之溪水,可能為電鍍廢水。
3. 河流之監測站為定期監測。(廠區則為不定期。)
4. 接獲民眾通報檢舉時,出動者為稽查科,採樣者為當時之事實;而水保科除採樣外,亦會查看廠商之文書資料:如排放許可證、申報污泥量等。
5. 突遇稽查時,會將機器關閉?
→因設備通常需要花時間來熱機,故不會因人員突然稽查而關閉。
6. 新化學物質,通常會經過眾多試驗方為使用。
7. 對於一次污染而被環保局及環保署重複裁罰之問題,能接受否?
→可以,即依法行政。且會思考己應如何再作調整。
8. 會不會認為政府機關監測水體污染值有可能出現實驗誤差之情形?
→認為政府會重複採樣,此情形已不在考量之中。
※七個被環保署設置監測站的點:
1. 平鎮第一號橋
2. 北勢橋
3. 伯公潭橋
4. 青埔橋
5. 中正橋
6. 許厝港一號橋
7. 美都麗橋
※ 補充(區域排水):
區域排水:指容納兩種類型以上之較大型排水,是屬於地區性排水,最後再匯入河川。
依據「台灣省排水設施維護管理辦法」,排水種類劃分如下:
1. 農田排水係指排洩停滯於農田田面及表土內過剩之水。
2. 市區排水係指排洩都市計畫法所稱市(鎮)計畫、鄉街計畫範圍內之雨水或污水。
3. 事業排水係指排洩事業使用後之廢水、污水及水力發電後之尾水。
4. 區域排水係指排洩第一款至第三款之二種以上匯流者或排洩區域性地面或地下之水。
5. 其他排水係指排洩不屬於第一款至第四款之水。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水務處區排科)
→二板橋及平鎮第一號橋分屬龍南區域排水幹道(龍南區排)及大坑坎區排。